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引文索引与数据库收录   |   订阅方法   |   学术会议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在线期刊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3年 37卷 7期
刊出日期:2023-07-31

基础研究
加工工艺
包装贮运
专题论述
分析检测
 
       基础研究
1 日粮添加复合菊芋多糖和苜蓿多糖对鸭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孙海磊,赵 娟,王明晖,李一凡,李久庆,孙京新,张泽民,王 胜
DOI: 10.7506/rlyj1001-8123-20230529-051
研究日粮添加复合菊芋多糖和苜蓿多糖(质量比1∶1)对鸭肉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500 mg/kg复合植物多糖显著提高了鸭胸肉宰后24 h的pH值(P<0.05);复合植物多糖组的红度值(a*)有所上升,亮度值(L*)和黄度值(b*)有所下降,改善了肉色;复合植物多糖使鸭肉的剪切力下降30.23%,极大提高了鸭肉嫩度,显著降低了脂肪氧化程度(P<0.05);此外,低场核磁共振结果显示,日粮添加复合植物多糖可以减少水的自由度,降低鸭肉的水分损失;拉曼图谱结果表明,复合植物多糖可以增加鸭肉肌原纤维蛋白α-螺旋含量,增加了蛋白二级结构稳定性;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分析显示,复合植物多糖可以显著降低戊醛、己醛等腥味物质的含量,起到改善鸭肉腥味的效果。
2023 Vol. 37 (7): 1-7 [摘要] ( 232 ) 全文 ( 319 )
       加工工艺
8 鸡肉蛋白水解物Pickering乳液凝胶制备技术及特性分析
杨 琳,郑 华,江伟烽,刘泽祺,马 朋,吴绍宗,郭宗林,林 捷
DOI: 10.7506/rlyj1001-8123-20230517-043
为开发预消化防呛咳鸡肉蛋白补充剂,采用鸡油和鸡肉蛋白水解物制备O/W型Pickering乳液,研究高速剪切对乳液性质的影响,并添加卡拉胶制备热诱导型乳液凝胶。结果表明:在高速剪切工艺中,在50 ℃下以17 000 r/min高剪切力处理6 min所制备的乳液粒径较小、乳液液滴均匀分布且乳液物理稳定性相对较好;当卡拉胶添加量为0.3%时,乳液凝胶在0.1~100.0 rad/s频率范围内出现屈服应力点(G’=G’’),即发生相变,且在25~55 ℃的温度波动下能保持良好的凝胶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乳液凝胶的持水性。采用高速剪切处理在50 ℃下以17 000 r/min高剪切力处理6 min所制备的乳液特性最好,当卡拉胶添加量为0.3%时所形成的鸡肉蛋白水解物Pickering乳液凝胶稳定性最好且易发生凝胶态向流动态转变,可作为适合老年人食用的凝胶态鸡肉蛋白产品。
2023 Vol. 37 (7): 8-16 [摘要] ( 206 ) 全文 ( 935 )
       分析检测
17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禽畜肉中头孢曲松钠药物残留
黄美玲
DOI: 10.7506/rlyj1001-8123-20230505-037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禽畜肉中头孢曲松钠药物残留量的方法。禽畜肉样品经乙腈-水溶液(8∶2,V/V)振荡涡旋,超声提取,QuEChERS法净化,通过BEH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1%甲酸和甲醇为流动相,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分析,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头孢曲松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检出限为3.0 μg/kg,定量限为9.0 μg/kg;头孢曲松钠在不同禽畜肉基质中进行高、中、低3 种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实验,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17%~105.21%,相对标准偏差为3.14%~6.13%。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准确、可操作性强,适用于监管机构快速检测禽畜肉中头孢曲松钠残留量。
2023 Vol. 37 (7): 17-21 [摘要] ( 183 ) 全文 ( 254 )
       包装贮运
22 低温低气流冷却对冷鲜鸡品质的影响
马 朋,黄 茵,郑 华,孔晓慧,江伟烽,吴绍忠,郭宗林,林 捷
DOI: 10.7506/rlyj1001-8123-20230220-017
为研究低温低气流对冷鲜鸡肉品质的影响,将日龄90 d笼养肉鸡宰后立即置于不同温度(-10、-15、-20 ℃)进行冷却,并控制空气流速为0.1 m/s。以4 ℃冰水浴冷却为对照,测定肉鸡胴体冷却速率,分析胴体冷却后及4 ℃冷藏24 h后的胴体质量变化、色泽、保水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及剪切力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气冷组可以在60 min内将肉鸡胴体中心温度降低到4 ℃,蒸煮损失率、离心损失率和MFI等指标显著优于冰水组(P<0.05);不同气冷组间,-15 ℃气冷组胴体质量损失、蒸煮损失率、离心损失率和剪切力等指标显著优于-10 ℃气冷组(P<0.05),红度值、蒸煮损失率、离心损失率等指标显著优于-20 ℃气冷组(P<0.05)。综上,在温度为-15 ℃、气流为0.1 m/s条件下将肉鸡胴体冷却60 min,可以满足胴体快速冷却要求,并且能够改善肉鸡在冷却及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使鸡肉具有较好的品质。
2023 Vol. 37 (7): 22-27 [摘要] ( 219 ) 全文 ( 195 )
       专题论述
28 畜禽类肝脏腥味物质与脱腥技术研究进展
夏 强,黄思强,梁倚绮,徐 乐,周昌瑜,党亚丽,曹锦轩,涂茂林,孙杨赢,潘道东
DOI: 10.7506/rlyj1001-8123-20230321-022
作为畜禽肉分割环节的主要加工副产物之一,肝脏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与蛋白,但腥味强烈是所有不同来源肝脏普遍存在的问题,成为严重制约肝源性成分或肝制品食用品质、可加工性与消费体验的关键因素。卤制、腌制、烘烤等传统工艺是目前肝脏制品去腥除膻的主要方式,且效果显著,但存在原材料风味改变、危害因子形成、食材形式限制及自由基过度氧化等缺陷,降低原料可加工性。新型去腥技术,包括超滤、生物发酵、包埋、漂洗和臭氧等在肝制品上有所尝试,但具体去腥机理并不明确。本文对畜禽肝脏利用现状、主要腥味物质分布与形成,以及脱腥技术开发现状、优缺点与应用机理等方面展开分析与论述,以期为重构和改善肝制品风味、推动肉制品深加工与副产物增值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2023 Vol. 37 (7): 28-34 [摘要] ( 270 ) 全文 ( 567 )
35 肉鸡异常肉的研究进展
王 可,刘 欢,张一敏,孙京新
DOI: 10.7506/rlyj1001-8123-20230505-035
随着鸡肉分割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快速生长和胸肌增生成为现代肉鸡产业的首要选育标准,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肉质异常问题,为全世界鸡肉养殖加工产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所发现的异常鸡肉问题主要有深度胸肌病变、类PSE(pale, soft, and exudative)肉、木质肉、白纹肉及意大利面状胸肉等。现有文献资料对于这几类鸡异常肉问题研究参差不齐,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对异常肉的利用也少有涉及。本文综述肉鸡异常肉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发生机制、品质影响及利用前景,以期为鸡肉研究者与加工产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帮助。
2023 Vol. 37 (7): 35-44 [摘要] ( 195 ) 全文 ( 514 )
45 鸡肉品质评价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陈珈玉,韩春元,肖 宇,姚建楠,刘永峰
DOI: 10.7506/rlyj1001-8123-20230529-053
肉类是人类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富含的蛋白质是人体健康的必需物质,然而肉品极易腐败,因此其贮藏保鲜成为了重要课题。鸡肉是我国禽肉中最主要的肉类之一,富含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其中任一成分的变质都可能影响肉品的食用价值。本文以鸡肉质量和鲜度为参照,分析影响肉品新鲜的因素和肉质变化机理,并结合导致肉品变质的主要因素,如微生物污染、脂肪氧化和蛋白质氧化,从温度、包装、保鲜剂以及其他相关的保鲜技术对肉品保鲜进行论述,以期为探寻新型鸡肉保鲜方法提供参考。
2023 Vol. 37 (7): 45-51 [摘要] ( 211 ) 全文 ( 2471 )
52 宰后肌肉嫩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狄雨晗,廖博群,李加慧,张雅玮
DOI: 10.7506/rlyj1001-8123-20230509-041
嫩度作为评价肉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消费者对于肉制品的购买选择。对宰后肉品的组成结构、蛋白特性进行检测,可以准确判定肉品嫩化程度。本文就宰后成熟过程中各类肌肉蛋白质的变化及其嫩化作用、现有检测技术及相关机理进行综述,讨论目前技术存在的局限性,为研发新型嫩度检测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2023 Vol. 37 (7): 52-59 [摘要] ( 216 ) 全文 ( 265 )
60 基于纳米荧光探针的四环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鄢之雨,周 帅,姚志轶
DOI: 10.7506/rlyj1001-8123-20230317-021
四环素(tetracycline,TC)是一种重要的广谱抗生素,作为常用的兽药,TC可加速畜禽成长,预防疾病发生。但是在未合理应用的情况下,TC可能会残留在动物源性食物中,存在诸多潜在危害。快速且准确地检测TC及其残留物是保证食品基质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基于纳米荧光探针的TC快速检测方法因其可用于复杂食品基质的监测和可视化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检测效率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较为常见的纳米荧光探针进行分类,总结和评述近年来检测TC的荧光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建立精准测定复杂食品基质中TC含量的方法提供参考。
2023 Vol. 37 (7): 60-70 [摘要] ( 186 ) 全文 ( 5325 )
71 环境热应激对畜禽养殖及肉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 玥,白秀玉,李 强,曹洪防,杜鹏飞,柳尧波,马艳丽,胡 鹏,李腾飞,潘林香,王维婷
DOI: 10.7506/rlyj1001-8123-20230509-042
热应激是畜禽养殖加工业的主要环境应激源之一,国内外研究者发现,当环境温湿度超出畜禽耐受范围时,养殖动物会出现精神萎靡、采食量降低等热应激反应,此时体内出现的激素水平改变、血液蛋白水平改变、抗氧化能力降低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及病理变化,将导致畜禽体质量降低、肉质变差或死亡,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畜牧业是肉类食品的重要来源,是人们饮食结构中的重要蛋白来源途径,热应激带来的肉品质下降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会产生食品营养及安全等问题。本文对上述研究进行梳理,从畜禽热应激的定义、畜禽热应激行为反应机制、畜禽热应激生理反应机制、畜禽热应激对肉品质的影响及热应激缓解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畜禽热应激反应的判别及缓解策略提供参考。
2023 Vol. 37 (7): 71-78 [摘要] ( 252 ) 全文 ( 98 )
编辑部公告
22 关于征集“2025年全国糖酒会食品科技成果展”展品的通知
22 “研究生论坛优秀报告人”评选通知-2025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22 2025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通知(第一轮)
22 2025年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
22 诈骗预警-《肉类研究》编辑部敬告作者
22 新刊启动|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动物源食品科学》(英文),欢迎投稿
22 “肉品有益微生物发掘与利用”专辑征稿
22 《肉类研究》专辑征稿“肉类风味与感知科学”|专辑主编刘登勇教授
作者服务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远程投稿步骤
稿件审理流程
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
学术不端处理
中图分类号查询
友情链接
22 中国商业联合会
22 首农食品集团
22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22 中国食品杂志社
22 食品科学
22 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
22 乳业科学与技术
22 未来食品学报
22 动物源食品科学
22 农产品加工与储运
京ICP备15032208号-2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中国食品杂志社《肉类研究》编辑部 邮编:100068
电话:010-83155446/47/48/49/50 传真:010-83155436 电子邮箱: meat_research@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