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冷冻肉白霉点的几种现象 |
覃清伟; |
广西区饮食服务公司; |
|
|
摘要 <正> 1973年五、六月,在南宁肉联厂冷库,部份冷冻边猪中发现有不规则的小白点或白斑点.当时,为了弄清原因,我们组织有关人员,以厂中心化验室为主,因地制宜开展了一些研究探讨.在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微生物培养、生化检测和动物试验,初步确认为小白点是由霉菌引起的.这种霉菌在-21℃的低温环境下仍能生
|
|
关键词 :
中心化验室,
冷冻肉,
白霉,
生化检测,
微生物培养,
霉菌生长,
流动量,
低温环境,
预冻,
细菌过滤器
|
收稿日期: 2018-01-30
|
[1] |
王秀忠. 微波解冻技术势在必行[J]. 肉类研究, 2006, 20(9): 24-25. |
[2] |
段军. 我国肉类食品的软包装及其发展方向[J]. 肉类研究, 2005, 19(5): 18-19. |
[3] |
小柳. 也谈冷鲜肉[J]. 肉类研究, 2005, 19(3): 43-44. |
[4] |
王仲礼. 谈肉品的防腐保鲜和包装[J]. 肉类研究, 2003, 17(4): 50-51. |
[5] |
靖建克; 张淑贞;. 冷冻肉雪霜、血冰、冰衣的预防[J]. 肉类研究, 1998, 12(4): 37-37. |
[6] |
杜敏;. 我国肉类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J]. 肉类研究, 1998, 12(1): 3-6. |
[7] |
张原飞; 扬婷;. 匈牙利萨拉米的工艺技术和微生物学特性[J]. 肉类研究, 1997, 11(3): 32-34. |
[8] |
李先保; 李兴民; 南庆贤; 杨洁彬;. 乳酸菌发酵香肠的研制[J]. 肉类研究, 1996, 10(4): 20-24. |
[9] |
吴达纯;. 肉类食品输美的一般原则[J]. 肉类研究, 1993, 7(3): 48-49. |
[10] |
陈绍桥;. 国外屠宰工业概况[J]. 肉类研究, 1992, 6(3): 8-10. |
[11] |
杨耀寰;胡嘉鑫;. 金华火腿色香味形成机理的研究[J]. 肉类研究, 1992, 6(3): 21-23. |
[12] |
林克忠;杨耀寰;竺尚武;王锡渊;张少华;卜新培;胡嘉鑫;赵晓宁;. 金华火腿的质量和色香味形成与霉菌关系的研究[J]. 肉类研究, 1992, 6(2): 10-16. |
[13] |
刘成国;骆承庠;刘希良;. 电刺激与热剔骨对牛肉嫩度的影响[J]. 肉类研究, 1992, 6(1): 6-9. |
[14] |
黄快来;. 水分活性在肉与肉制品产销中的应用[J]. 肉类研究, 1991, 5(3): 14-16. |
[15] |
孔保华;. 山梨酸钾在腌肉中的抑霉效果[J]. 肉类研究, 1991, 5(1): 10-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