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鲜肉保藏中几种微生物的变化 |
陈玉琼;刘爱平;陈淑敏;荻原博和; |
|
|
摘要 <正> 鲜肉冷藏及包装技术在先进国家研究应用比较广泛,其中,脱氧包装低温冷藏使是其中的一种,研究表明,在生肉包装中应用脱氧剂,对于保持和改善鲜肉的物理化学性状具有一定作用.为了调查这种保藏方法对微生物繁殖有何影响,我们同日本专家萩原博和先生共同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材料与方法一、样品:鲜猪肉(屠宰后6小时,气温24℃,采样于北京红桥农贸市场)二、包装材料:日本产G脱氧剂;PE袋
|
|
关键词 :
保藏方法,
微生物繁殖,
化学性状,
鲜猪肉,
原博,
低温冷藏,
日本专家,
克重,
大肠菌群,
可食性
|
收稿日期: 2018-01-30
|
[1] |
黄泽颖,卢 曼. 我国生鲜猪肉包装正面标签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2, 36(1): 63-68. |
[2] |
李晓敏,黎 琪,孙玉丽,檀馨悦,王 晴,张忠鑫,张晓琳. 宰前、屠宰及加工过程对冷鲜猪肉保水性影响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1, 35(4): 64-70. |
[3] |
祝超智,温耀涵,原晓喻,赵改名,郭世良,赵光辉,徐俊涛. 可食性抑菌膜在酱卤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0, 34(12): 81-86. |
[4] |
刘文文,达娃卓玛,张 强,索化夷,张松山,杨媛丽,次 顿,谢 鹏. 拉萨地区牦牛屠宰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J]. 肉类研究, 2018, 32(3): 7-11. |
[5] |
赵 冰,李 素,张顺亮,周慧敏,潘晓倩,李家鹏,陈文华,赵 燕. 保鲜方式对冷鲜猪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7, 31(2): 51-56. |
[6] |
李 素,赵 冰,张顺亮,潘晓倩,周慧敏,陈文华,曲 超,李家鹏. 高氧及CO2气调包装对冷鲜猪肉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6, 30(11): 16-21. |
[7] |
唐静;张迎阳;吴海舟;黎良浩;章建浩. 生鲜猪肉气调包装保鲜调理工艺优化[J]. 肉类研究, 2014, 28(6): 13-17. |
[8] |
杨君娜;李家鹏;周彤;李金春;陈曦;许随根;曲超. 亚硝酸钠添加量对萨拉米色泽及主要栅栏因子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4, 28(12): 27-27. |
[9] |
张莉;曾艳兵;尹德凤;严寒;罗林广. 鲜猪肉冷藏过程中沙门氏菌的生存模型[J]. 肉类研究, 2014, 28(10): 20-23. |
[10] |
王宏勋;林睿;宋志强. 冷鲜肉馅中热杀索丝菌预测模型的建立[J]. 肉类研究, 2012, 26(9): 15-18. |
[11] |
熊丹萍;刘超群;王宏勋. 不同冷鲜猪肉产品菌相组成比较[J]. 肉类研究, 2012, 26(8): 35-38. |
[12] |
黄彩霞;郎玉苗;刘璇;王玉路;李海鹏;张松山;孙宝忠;卢凌*. 市售生鲜猪肉品质特征差异研究[J]. 肉类研究, 2012, 26(1): 5-9. |
[13] |
宋华静;刘玺. 鲜猪肉微冻保鲜技术的初步研究[J]. 肉类研究, 2009, 23(2): 25-29. |
[14] |
钱寿根. 骨的利用[J]. 肉类研究, 2007, 21(7): 11-11. |
[15] |
刘琳. 可食性抗菌膜在肉类食品保鲜中的应用[J]. 肉类研究, 2007, 21(12): 44-4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