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板鸭理化及微生物特性 |
莱斯特;王卫; |
西德肉类研究所;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
|
|
摘要 <正>板鸭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传统肉制品,其加工历史悠久,不同产地各有特色,但工艺大同小异.根据加工季节大体可分为腊板鸭和春板鸭,成品在非冷藏条件下可存放3—6个月.中国板鸭加工和贮存中的理化和微生物特性,保证了其可贮性和卫生安全性,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
|
关键词 :
传统肉制品,
微生物特性,
卫生安全性,
食盐含量,
去内脏,
加工法,
金色葡萄球菌,
调味剂,
乳酸菌数,
防腐保鲜
|
收稿日期: 2018-01-30
|
[1] |
祝超智,温耀涵,原晓喻,赵改名,郭世良,赵光辉,徐俊涛. 可食性抑菌膜在酱卤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0, 34(12): 81-86. |
[2] |
何 丹,王 卫,吉莉莉,张佳敏,郭 强. 天然植物提取物对传统腌腊及酱卤肉制品特性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9, 33(11): 18-23. |
[3] |
周 辉,吴 香,徐宝才. 复配防腐剂及其对西式里脊火腿贮藏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7, 31(5): 21-26. |
[4] |
任晓镤,朱玉霞,鲍英杰,刘世欣. 绿色制造技术在传统肉制品现代化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 肉类研究, 2017, 31(11): 60-64. |
[5] |
赵冰;任琳;李家鹏;陈文华;赵燕. 传统肉制品中多环芳烃来源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12, 26(6): 50-53. |
[6] |
赵颖颖;徐幸莲;王霞;邹玉峰;孙健;王鹏. 咸味肽(鸟胺牛磺酸)添加量对低钠肉糜热凝胶特性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2, 26(5): 17-21. |
[7] |
魏朝贵;吴菊清;邵俊花;徐幸莲;周光宏. 降低乳化型肉制品中食盐含量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12, 26(4): 28-31. |
[8] |
金永国;郭良;马美湖. 腌腊风干禽制品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11, 25(7): 32-36. |
[9] |
曾惠;董士远. 群体感应与水产品保藏新策略[J]. 肉类研究, 2010, 24(9): 32-35. |
[10] |
王盼盼. 食品配方设计[J]. 肉类研究, 2010, 24(7): 70-77. |
[11] |
杨润;陈韬;杨柳平;刘文瑜;余仕亮. 哀牢山地区传统腌腊肉制品调查[J]. 肉类研究, 2010, 24(5): 40-42. |
[12] |
武晗;刘怀伟. 中国传统肉制品发展新思路[J]. 肉类研究, 2007, 21(1): 25-27. |
[13] |
郭红蕾;黄德智;薛元力. 了解民族肉食习俗,弘扬我国肉食文化[J]. 肉类研究, 2006, 20(3): 10-12. |
[14] |
侯志山. 从熟肉制品的市场走势,看肉制品香精的发展方向[J]. 肉类研究, 2006, 20(3): 13-16. |
[15] |
张学坚. 鲜肉气调保鲜包装技术初探[J]. 肉类研究, 2005, 19(10): 13-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