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正> 一、食品微生物的控制措施在食品行业,为了防上发生肉毒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据报道,对肉毒杆菌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1)加热杀死芽胞,以彻底杀菌(120℃,4分钟或100℃,360分钟):(2)保持PH值在4.5以下,水分活性0.94以下,保存温度为3.3℃以下或添加亚硝酸钠;(3)食用前用80℃20分钟或100℃数分钟加热;(4)类毒素预防注射.
|
|
关键词 :
食品微生物,
包装食品,
肉毒杆菌,
保存性,
温度条件,
系列食品,
生鲜食品,
控制措施,
食品原料,
水产加工
|
收稿日期: 2018-01-30
|
[1] |
邹金浩,杨怀谷,唐道邦,程镜蓉,王旭苹. 畜禽鲜肉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0, 34(10): 96-102. |
[2] |
焦慎江,赵志磊,张 良,黄 峰,张春江,张 泓. 速冻调理红烧肉品质影响因素与控制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17, 31(4): 62-67. |
[3] |
高媛;刘菲;王春晓;郎玉苗;黄彩霞;孙宝忠*. 生食牛肉的主要潜在危害与控制措施[J]. 肉类研究, 2012, 26(10): 30-33. |
[4] |
晋圣坤;晋元庚. 影响肉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和控制措施[J]. 肉类研究, 2011, 25(4): 46-49. |
[5] |
蒋丽施. 影响肉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J]. 肉类研究, 2010, 24(9): 28-31. |
[6] |
金鑫;周光宏;徐幸莲;吴菊清. 预测食品微生物学在肉品安全领域的应用[J]. 肉类研究, 2010, 24(7): 3-7. |
[7] |
张秀梅;闫晓敏;侯健宁;李军;田毅峰;晏锐锐;王洋;王爱芹. 德州扒鸡加工及储存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及控制措施的研究[J]. 肉类研究, 2010, 24(2): 57-59. |
[8] |
杨雅利. 影响肉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和控制措施[J]. 肉类研究, 2010, 24(12): 49-53. |
[9] |
彭珍. 肉品污染及其控制措施[J]. 肉类研究, 2010, 24(11): 37-40. |
[10] |
李宝臻. 肉类微生物的控制[J]. 肉类研究, 2009, 23(1): 15-21. |
[11] |
杨泽生;黄红卫. 畜产品安全现状分析[J]. 肉类研究, 2008, 22(9): 38-40. |
[12] |
周艳明;王琦;于维军. 猪肉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失活/存活预测模型及控制研究[J]. 肉类研究, 2008, 22(5): 61-64. |
[13] |
刘琳. 肉类微生物安全[J]. 肉类研究, 2008, 22(2): 71-77. |
[14] |
杨兴章;曹振辉;乔金玲. 冷却肉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及控制措施[J]. 肉类研究, 2007, 21(7): 26-28. |
[15] |
张宏;许海强. 淋水式杀菌技术在软袋包装食品杀菌中的优势[J]. 肉类研究, 2006, 20(9): 18-1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