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松花蛋加工理论的探讨(下) |
李树青; |
商业部食品检测科学研究所; |
|
|
摘要 <正> 三、研究结果(承接上期)2.铅在松花蛋传统加工工艺中的作用采用传统工艺加工松花蛋时,一般在泡制料液中加入0.2~0.4%的PbO,这样即使松花蛋成熟之后,仍可在料液中长时间地泡着,而不出现已凝固蛋白再“液化” 的现象,保持着松花蛋的全部特征.如果采用除去PbO的传统料液泡制松花蛋,在蛋白蛋黄凝固后,将有50%的蛋不能进入转色成熟期,而是出现蛋白再次“液化”、蛋黄成为实心球的现象,使之变为废品.即使采用提前出缸的方法处理,也存在着产品成品率低、工艺难以掌握、贮存期短等问题.对比上述二种实验现象,发现松花蛋加工工艺的
|
|
关键词 :
加工理论,
传统加工工艺,
转色,
蛋白膜,
泡制,
感官质量,
显微照片,
含碱量,
无铅工艺,
蛋壳膜
|
收稿日期: 2018-01-30
|
[1] |
刘国信. 乳清蛋白在肉类加工中的新应用[J]. 肉类研究, 2007, 21(3): 7-7. |
[2] |
张红梅;孙宝忠;范贵生. 黎巴嫩大香肠辅料配方优化研究[J]. 肉类研究, 2006, 20(11): 42-45. |
[3] |
丛恕增;. 鸵鸟蛋的物理特征与营养价值[J]. 肉类研究, 1998, 12(1): 41-42. |
[4] |
蒋爱民;张富新;. 黄次变蛋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J]. 肉类研究, 1991, 5(3): 23-25. |
[5] |
李胜利;陈文华;张原飞;郭爱菊;. 猪肝酱罐头新工艺的研究[J]. 肉类研究, 1990, 4(2): 27-28. |
[6] |
李吉高;. 鸡蛋壳的利用[J]. 肉类研究, 1988, 2(3): 46-47. |
[7] |
黄快来;. 几种辅料对松花蛋成色的影响[J]. 肉类研究, 1988, 2(2): 9-13. |
[8] |
李树青;. 松花蛋加工的理论探讨(上)[J]. 肉类研究, 1988, 2(1): 5-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