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酵肉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快速鉴定 |
赵振玲;王成忠;马德功 |
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 |
|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from Fermented Meat |
Zhao Zhenling;Wang Chengzhong;Ma Degong |
|
摘要 介绍一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快速鉴定方法:"两步一补法".并用此方法鉴定传统发酵肉中CNS的分布情况.CNS菌株先经二步鉴定:第一步4 h,包括:蕈糖、尿素酶、碱性磷酸酶;第二步24h,包括:鸟氨酸脱羧酶、新生霉素敏感性、磷霉素敏感性、厌氧生长.极少数不能鉴定的CNS菌株,用补充试验完成结果.本方法能鉴定出发酵肉中CNS的22个种及2个亚种,两步法能鉴定出发酵牛肉中77%以上常见CNS菌种,仅23%的菌株需用补充实验证实.
|
|
关键词 :
发酵肉,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快速鉴定
|
|
|
[1] |
邢 巍,刘贯勇,牛保坤,张 瑞,王瑞皓. 微生物对肉制品发酵的影响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3, 37(4): 61-68. |
[2] |
周天硕,赵家圆,孟彩云,李艳青,李 鹤,韩 齐. 发酵肉制品中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2, 36(12): 67-71. |
[3] |
孔保华,李悦欣,张 欢,李 敏. 乳酸菌抗氧化活性及其在发酵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2, 36(10): 35-42. |
[4] |
李月明,张根生. 乳酸菌在发酵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2, 36(10): 51-56. |
[5] |
段雨帆,钟媛媛,朱 霄,陈 伟,刘冬明,王远亮. 葡萄球菌对发酵肉制品中生物胺降解机制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2, 36(1): 49-55. |
[6] |
王娟强,齐 婧,李贺楠,任 南,陈 超,李莹莹,郭文萍,许晓明. 发酵肉制品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及监管建议[J]. 肉类研究, 2021, 35(8): 54-63. |
[7] |
汤兴宇,王浩东,吴 念,黄佳卉,黄 豪,田 星,李宗军. 食盐对传统发酵肉成熟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理化性质及盐溶性蛋白特性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0, 34(10): 1-7. |
[8] |
田 星,赵 邯,王浩东,任 锐,李宗军. 传统发酵肉成熟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和 理化性质变化[J]. 肉类研究, 2020, 34(1): 9-14. |
[9] |
李珊珊,祝超智,崔文明,赵改名,焦阳阳,银 峰,李佳麒,韩明山,张文华. 发酵肉制品中微生物发酵剂分离筛选及应用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19, 33(7): 61-66. |
[10] |
李思源,沙 坤,孙宝忠,谢 鹏,雷元华,张松山,温凯欣,李天婵. 功能性微生物在发酵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19, 33(12): 56-60. |
[11] |
赵茉楠,韩 齐,俞龙浩,张翼飞,蒋 奕. 发酵风干肠中乳酸菌的发酵性能[J]. 肉类研究, 2018, 32(9): 13-17. |
[12] |
韦友兵,吴 香,周 辉,徐宝才,李新福. 萨拉米发酵成熟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变化及对风味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8, 32(12): 48-54. |
[13] |
云月英,许 铭,王文龙,张艾艾. 自然发酵肉制品中乳酸菌的筛选[J]. 肉类研究, 2017, 31(6): 19-23. |
[14] |
王稳航;徐倩倩;滕安国;刘安军. 发酵肉制品菌群的非培养鉴定技术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14, 28(9): 17-21. |
[15] |
赵岩;刘佳彤;吴都峰;吴明;周亚军;贺连彬. 块状牛肉发酵特性与工艺优化[J]. 肉类研究, 2013, 27(9): 11-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