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介绍一种测定肉食品脂肪酸含量的快速方法 |
鲁红军;刘小东;朱红; |
|
|
摘要 <正> 长期以来,测定动植物油脂中脂肪酸成份所采用的经典方法是:以索氏法提取脂肪——三氟化硼/甲醇试剂制备脂肪酸甲酯衍生物——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定量测定(本文称Ⅰ法).这个方法准确可靠,巳作为脂肪酸分析的国际标准方法公布于众.本文阐述的方法是采用Folch法快速提取脂肪——醇解反应实现脂肪酸甲酯的衍生化——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定量测定(本文称Ⅱ法).我们在分析金华火腿、红肠、酱牛肉、生猪肉四种不同类型的肉食品脂肪酸成份的实验中,同时用Ⅰ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Ⅱ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关键词 :
脂肪酸分析,
脂肪酸甲酯,
定量测定,
索氏,
动植物油脂,
金华火腿,
生猪肉,
酱牛肉,
脂肪量,
甲醇法
|
收稿日期: 2018-01-30
|
[1] |
刘丹丹,吴子健,刘忠敏,马俪珍,赵 培,雷丹丹,张馨予. 滚揉方式对中式传统酱牛肉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1, 35(7): 15-20. |
[2] |
田 欢,黄 峰,李 侠,韩 东,景晓亮,贾 伟,白振远,李 茂,张春晖. 冷却方式对酱牛肉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1, 35(1): 53-58. |
[3] |
李? 颖,李保玲,董新玲,马文慧,曹云刚. 石榴皮提取物对生猪肉饼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0, 34(1): 45-50. |
[4] |
付 丽,刘旖旎,高雪琴,杨宝进,皇甫幼宇. 不同杀菌条件对酱牛肉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9, 33(1): 7-13. |
[5] |
王 乐,成晓瑜,马晓钟,李 享,张顺亮,李迎楠,刘文营,曲 超,王守伟. 金华火腿加热烹饪和体外模拟消化后粗肽抗氧化和ACE抑制活性比较研究[J]. 肉类研究, 2018, 32(1): 16-22. |
[6] |
贡 慧,史智佳,杨 震,刘 梦,乔晓玲,陈文华,李家鹏,王守伟. 反复煮制酱牛肉老汤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趋势[J]. 肉类研究, 2017, 31(12): 41-49. |
[7] |
金春爱,崔松焕,王玉方,张玉伟,罗 婧,张 宇,孙印石. 不同提取方式和烘干对鹿肉脂肪酸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6, 30(10): 13-17. |
[8] |
赵冰;张顺亮;李素;乔晓玲;陈文华;李家鹏;曲超;艾婷;王守伟. 不同等级金华火腿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J]. 肉类研究, 2014, 28(9): 7-12. |
[9] |
马晓钟;吴开法;陈超;陈顺通. 传统金华火腿生产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肉类研究, 2014, 28(6): 27-29. |
[10] |
贡慧;史智佳;杨震;田寒友;乔晓玲. 电子鼻快速检测不同煮制时间的酱牛肉风味[J]. 肉类研究, 2014, 28(11): 38-41. |
[11] |
祝超智;张万刚;徐幸莲;周光宏. 金华火腿粗肽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J]. 肉类研究, 2013, 27(6): 5-9. |
[12] |
赵冰;李素;戚彪;陈文华;李家鹏;曲超;艾婷;乔晓玲. 索氏提取-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烟熏肉制品中苯并(a)芘[J]. 肉类研究, 2013, 27(11): 30-32. |
[13] |
韩凯;王宇;臧明伍. 杀菌方式对酱牛肉风味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0, 24(11): 51-53. |
[14] |
臧明伍;王宇;韩凯;乔晓玲. 香港酱牛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研究[J]. 肉类研究, 2009, 23(6): 46-51. |
[15] |
王宇;宋永清;乔晓玲. 传统酱牛肉加热过程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研究[J]. 肉类研究, 2009, 23(12): 54-5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