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腌火腿中的滋味物质及其形成机制
赵改名;齐胜利;周光宏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及产品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
Taste Substances in Dry - cured Hams and Their Forming Mechanism
Zhao Gaiming Qi Shengli Zhou Guanghong
摘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干腌火腿风味物质的研究资料,重点介绍了干腌火腿中的小分子多肽和游离氨基酸在火腿滋味形成的作用,并对这些风味物质的产生机制进行总结.
关键词 :
干腌火腿 ,
风味物质 ,
多肽 ,
游离氨基酸
Abstract :The recent research documents home and abroad on flavor substances of dry - cured hams are reviewed . The effects of low mass peptides and FAA formed in dry - cured hams on the formation of ham taste are mainly introduced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forming the flavor substances is summarized in the article.
Key words :
dry - cured ham
flavor substances
peptide
FAA
[1]
杜 柳,邱文兴,刘栋银,熊光权,乔 宇,汪 兰,汪 超. 不同热加工方式熟化对克氏原螯虾理化性质和风味的影响 [J]. 肉类研究, 2023, 37(5): 49-56.
[2]
聂若彤,魏相茹,张德权,王振宇,刘 欢. 肉制品中蛋白质、脂质及其相互作用吸附挥发性风味物质机理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3, 37(4): 41-47.
[3]
胡燕燕,刘成江,李宇辉,卢士玲. 烤制羊肉加工工艺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3, 37(4): 54-60.
[4]
孙祥祥,喻余梅,杨欣宇,孟德娟,李文浩,刘 欢,张德权,王振宇. 基于多元统计学解析我国四大烧鸡菜肴制品滋味物质图谱 [J]. 肉类研究, 2023, 37(1): 13-20.
[5]
丛海花,耿文豪,朱嘉雯,杨 天,逯晓燕,常珂欣,赵前程. 虾夷扇贝裙边多肽提高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稳定性 [J]. 肉类研究, 2022, 36(9): 13-19.
[6]
马晶晶,吴瑀婕,李 良,黄 瑾,杨 静,杨 彪,邹 烨,王道营,徐为民. 响应面法优化鸡肝发酵工艺 [J]. 肉类研究, 2022, 36(8): 13-20.
[7]
孙 斌,崔 岩,盛万里,张军芳,唐 琳,王恩泽,王 英,李 强,李香子.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延边牛不同肌肉组织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J]. 肉类研究, 2022, 36(4): 35-40.
[8]
邢路娟,任晓镤,王紫旭,郝月静,张万刚. 体外胃肠道消化及跨膜转运对干腌火腿肽抗炎活性的影响 [J]. 肉类研究, 2022, 36(10): 1-7.
[9]
王秀丽,陆晨红,霍俊辉,范宝莹,孙 健. 接种发酵对发酵牛肉香肠品质及多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J]. 肉类研究, 2022, 36(1): 7-13.
[10]
刘毕琴,王馨蕊,赵文华,李会民,李 宏,张军军,史 巧. 不同来源和年份诺邓火腿的理化和呈味性质 [J]. 肉类研究, 2021, 35(8): 1-8.
[11]
黄晶晶,周迎芹,张福生,杨明柳,谢宁宁. 6 种安徽地方火腿不同部位特征香气的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表征 [J]. 肉类研究, 2021, 35(8): 28-36.
[12]
张 毅,刘婷婷,阎 雪,侯温甫,王丽梅,王宏勋. 酸性电解水对草鱼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J]. 肉类研究, 2021, 35(6): 37-43.
[13]
王福田,杨 冰,鲁玉凤,聂勇涛,姜绍通,林 琳,陆剑锋. 不同蒸煮方式青蟹肌肉感官品质分析和比较研究 [J]. 肉类研究, 2021, 35(6): 28-36.
[14]
王 藤,施娅楠,李 祥,黄艾祥.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与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大河乌猪火腿自然发酵过程中风味特征 [J]. 肉类研究, 2021, 35(5): 29-35.
[15]
田 星,刘 浪,丁云龙,肖作为,李 杰,李宗军. 基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3 种不同植物蛋白对植物基肉糜风味的影响 [J]. 肉类研究, 2021, 35(4): 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