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正>西式灌肠制作技术,原由国外传入.我国生产西式灌肠约有近百年历史.长期以来生产西式灌肠的地区,与在华外籍人聚居有关,故基本上局限在若干大城市,而近几年来,生产的地区在逐渐增多.灌肠制作时,由于采用了绞碎或剁斩,所以其营养成份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灌肠的另一个特点是,耐藏性好,夏季能存放数周,冬季能贮藏数月而不变质;新鲜灌肠肉质细嫩,食用和携带均为方便,是一种中高档食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灌肠无疑是有发展前途的一个品种.本文就大众化的中粗猪肉灌肠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
|
关键词 :
肉灌肠,
营养成份,
耐藏性,
旅游事业,
消化吸收,
煮制,
大城市,
绞碎,
生活水平,
剔骨
|
收稿日期: 2018-01-30
|
[1] |
樊丽岩,曹 琪,高鹏飞,张 悦,董同力嘎,孙文秀. 亚麻籽粉粕和食用胶对猪肉灌肠质构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7, 31(5): 16-20. |
[2] |
樊晓盼,王思雨,李沛然,任小青,马俪珍,肖 艳. 添加发酵菠菜液对猪肉灌肠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5, 29(3): 15-19. |
[3] |
周法东;刘宪军;来创业;刘本发. 超声波辅助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肉灌肠中的8种红色色素[J]. 肉类研究, 2013, 27(6): 19-21. |
[4] |
周存六;章林;汪慧;陈从贵. 天然草莓红色素应用到香肠中的工艺条件优化[J]. 肉类研究, 2012, 26(2): 23-26. |
[5] |
孙志昶;李永鹏;赵会平;余群力;孙宝忠. 现代化热剔骨工艺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11, 25(2): 39-41. |
[6] |
吴锁链;康怀彬;王登峰;孟菲;胡战雷;陈立志. 烧鸡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研究[J]. 肉类研究, 2009, 23(5): 39-40. |
[7] |
孙敬;郇延军;董赛男. 蒸煮火腿煮制工艺对二乙基亚硝胺(NDEA)形成量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08, 22(10): 60-66. |
[8] |
王丽格. 五香驴肉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J]. 肉类研究, 2007, 21(6): 12-12. |
[9] |
刘国信. 乳清蛋白在肉类加工中的新应用[J]. 肉类研究, 2007, 21(3): 7-7. |
[10] |
陶志忠. 肉类食品的包装[J]. 肉类研究, 2006, 20(6): 1-5. |
[11] |
张海峰. 肉丸强力增脆素在酱卤制品中的应用[J]. 肉类研究, 2006, 20(3): 25-25. |
[12] |
王丽格. 熟肉制品的加工[J]. 肉类研究, 2006, 20(11): 10-11. |
[13] |
阮福生. 肉类粘合剂(Meatbind)[J]. 肉类研究, 2005, 19(9): 23-23. |
[14] |
张民民. 油树脂在肉制品调味上的应用[J]. 肉类研究, 2005, 19(4): 31-31. |
[15] |
薛志成. 漫谈肉类蛋品的营养特点[J]. 肉类研究, 2001, 15(3): 48-4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