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辐射保藏食品卫生学评价的进展 |
袁凤林; |
江苏省食品公司; |
|
|
摘要 <正>尽管辐射保藏食品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人们仍习惯把辐射食品看作一代新食品.随着遗传工程应用到食品生产和新的食品加工技术不断出现,运用新的更恰当的方法对此新一代食品进行卫生学评价已提上了食品研究的日程.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对其是否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需作深入研究.以前常用的微生物学、营养学、和毒理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还将继续应用于新的食品.一般,人们对消费的辐射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价包括四个基本方面:①放射学安全性;②微生物学安全性;③营养保持;④毒理学的安全性;目前,安全性评价集中到毒理学的调查这个领域,许多卫生学评价新观念也都出自毒理学的研究.这方面的究研是通过动物饲养试验和诱变试验(致突变试验)来进行的.
|
|
关键词 :
辐射保藏,
辐射食品,
卫生学评价,
安全性评价,
致突变试验,
辐照食品,
诱变作用,
调查研究方法,
遗传毒性试验,
挥发性化合物
|
收稿日期: 2018-01-30
|
[1] |
马明娟,苏晓霞,檀馨悦,牛 羿,李如玉,卞 祺. 不同麻辣腊肠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J]. 肉类研究, 2022, 36(4): 28-34. |
[2] |
高 爽,丁 丹,罗瑞明. 基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法的烤羊腿中可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J]. 肉类研究, 2020, 34(10): 40-46. |
[3] |
刘保林;黄琳;何登峰. 浅议转基因动物性食品[J]. 肉类研究, 2007, 21(6): 7-8. |
[4] |
董寅初;. 中国传统风味肉制品的现代化势在必行(下)[J]. 肉类研究, 1998, 12(3): 9-11. |
[5] |
郭红蕾;. 辐照保藏肉类食品综述(下)[J]. 肉类研究, 1998, 12(3): 31-33. |
[6] |
郭红蕾;. 辐照保藏肉类食品综述(上)[J]. 肉类研究, 1998, 12(2): 37-39. |
[7] |
马长伟;. 国外肉品风味研究进展(综述)[J]. 肉类研究, 1995, 9(2): 13-17. |
[8] |
熊志勋思玉;. 肉类产品辐射保藏技术的进展[J]. 肉类研究, 1995, 9(1): 42-45. |
[9] |
韩陆奇;. 肉品辐射保藏技术的进展[J]. 肉类研究, 1992, 6(2): 46-47. |
[10] |
李国选;. 如何防止熟肉制品氧化变坏[J]. 肉类研究, 1992, 6(1): 34-36. |
[11] |
孔保华;. 山梨酸钾在腌肉中的抑霉效果[J]. 肉类研究, 1991, 5(1): 10-15. |
[12] |
阎可廷;王光华;陈淑敏;刘爱平;冯晓明;小久保弥太郎;. 中日培养基的比较[J]. 肉类研究, 1990, 4(3): 33-3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