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肌内脂肪含量对猪肉嫩度的影响 |
熊火印; |
江西省饲料科学研究所; |
|
|
摘要 <正>畜禽肌肉嫩度的生化物质基础,国内外研究颇多,其中,肌肉脂肪含量和分布状况被看作是嫩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沈元新等认为:肌束间积聚脂肪时,结缔组织失去弹性,肌束易分离,易咀嚼,Kauffman等也有报道:肌肉脂肪趋向冲淡基质中的结缔组织,并提供水解胶原蛋白漂移的良好环境,从而,使肌肉嫩度得到改善.嫩度评定有感官评定和客观评定.感官评定是咀嚼过程中根据口腔粘膜和舌粘膜对肌肉柔嫩度的感觉进行评定;客观评定方法颇有几种,应用东北农学院试制的嫩度计测定剪切力值便是其中之一.本试验以不同肌肉脂肪含量猪肉为样本,感官评定和客观评定方法兼用,并结合加热过程,旨在进一步探索肌肉脂肪含量对猪肉嫩度的影响问题.
|
|
关键词 :
肉嫩度,
感官评定,
客观评定,
肌内脂肪含量,
剪切力值,
东北农学院,
杂种猪,
背最长肌,
口腔粘膜,
沈元
|
收稿日期: 2018-01-30
|
[1] |
周唯伊,陆欣怡,戴嘉宁,周子洋,吴满刚,于 海,葛庆丰,刘 瑞. 超声波辅助卤制雪山鸡的品质和风味分析[J]. 肉类研究, 2021, 35(10): 33-40. |
[2] |
谢遇春,奈日乐,杨 峰,车天宇,郭俊涛,苏 馨,赵 存,王志新,刘志红,李金泉. 澳洲美利奴羊肉脂肪酸组成[J]. 肉类研究, 2020, 34(8): 8-12. |
[3] |
古扎努尔·艾斯卡尔,巴吐尔·阿不力克木,赵力男. 宰后不同成熟时间对马肉背最长肌超微结构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0, 34(12): 7-10. |
[4] |
施 安,张俊丽,马小明,于 洋,李聚才. 不同蛋白能量水平饲粮对黄渠桥羊羔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0, 34(11): 14-20. |
[5] |
鲍佳彤,杨淇越,宁云霞,王 洋,梁丽雅,李 玲,马俪珍. 老年营养鱼肉肠的研发及营养学评价[J]. 肉类研究, 2019, 33(5): 29-35. |
[6] |
谢遇春,奈日乐,杨 峰,马丽娜,米 璐,车天宇,郭俊涛,苏 馨,赵 存,王志新,李金泉,刘志红. 基于非标记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影响察哈尔羊肌肉品质的重要分子标记[J]. 肉类研究, 2019, 33(11): 1-6. |
[7] |
胡胜杰,朱东阳,王 锐,康壮丽,陆学军,马汉军,宋照军. 冷藏时间对冷却猪背最长肌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8, 32(3): 29-33. |
[8] |
雷元华,杨媛丽,张松山,李素霞,谢 鹏. 长途运输应激对西门塔尔牛不同部位肉品质指标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8, 32(12): 31-35. |
[9] |
宋 玉,母应春,苏 伟,王德斌. 竹笋膳食纤维、脂肪和淀粉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7, 31(11): 38-44. |
[10] |
郭守立,候良忠,郭晓峰,魏 健,王子荣. 猪宰后不同部位白肌肉与正常肉品质变化、能量代谢的差异[J]. 肉类研究, 2016, 30(6): 19-24. |
[11] |
贾建磊,张勤文,张红见,李 莉,丁 欣,李红征,赵 静. 青藏高原有机牦牛背最长肌肌肉的差异蛋白质组学[J]. 肉类研究, 2016, 30(6): 15-18. |
[12] |
张凤兵,耿翠竹,王海滨,胥 伟,王宏勋,陈季旺. 降钠型老鸭汤软罐头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品质变化[J]. 肉类研究, 2016, 30(11): 28-32. |
[13] |
左惠心,韩 玲,牛克兰,王琳琳,张佳莹,余群力. 不同细胞破碎方法对肉牛、牦牛背最长肌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5, 29(7): 11-15. |
[14] |
张兴隆,杨永在,王长水,曹兵海. 育成期日粮营养对育肥皖南牛背最长肌部位肉常规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5, 29(3): 11-14. |
[15] |
张兴隆;杨永在;王长水;曹兵海. 育成期营养水平对育肥皖南牛背最长肌不同部位肉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4, 28(11): 1-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