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从食用价值的角度,对新鲜猪肉、轻度PSE猪肉和重度PSE猪肉进行了感观、烹饪对比试验,结果表明:PSE猪肉跟新鲜猪肉一样,都具有可食性,但其营养价值、商品价值和食品的风味均不及新鲜猪肉.
|
|
关键词 :
PSE肉,
可食性,
研究
|
收稿日期: 2018-01-30
|
[1] |
王 卫,张 锐,张佳敏,吴周林. 预制菜及其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展望[J]. 肉类研究, 2022, 36(9): 37-42. |
[2] |
郁佳怡,钱韻芳. 非热杀菌技术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2, 36(9): 51-57. |
[3] |
周凌聿,林倩妃,王鸿霖,肖 璇,陈春泉,邓 浩,尹青春. 水产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2, 36(8): 57-65. |
[4] |
王 卫,张 锐,张佳敏,杨轶浠,白 婷,吉莉莉. 肉制品加工中的减盐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J]. 肉类研究, 2022, 36(7): 54-60. |
[5] |
蓝蔚青,陈雪宁,谢 晶.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2, 36(6): 60-66. |
[6] |
胡三梅. 肉及肉制品微生物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2, 36(5): 62-67. |
[7] |
关海宁,田艳丽,冯春梅,徐筱君,刘登勇,刁小琴. 肉源汤体形成过程中关键成分迁移规律与风味调节的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2, 36(2): 39-45. |
[8] |
李月明,张根生. 乳酸菌在发酵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2, 36(10): 51-56. |
[9] |
李翰卿,马俪珍,陈胜军,胡 晓,邓建朝,李春生. 鸢乌贼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1, 35(7): 55-59. |
[10] |
吴 明,黄晓红,杨 勇,高梦祥. 肉类低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1, 35(5): 60-69. |
[11] |
魏秋红,李艳秋,韩文凤,王 涛,郭志芳. 烧鸡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的影响因素及抑制措施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1, 35(2): 56-61. |
[12] |
韩 冰,郑 野,张天琪,张根生. 低脂和低盐萨拉米发酵香肠的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0, 34(9): 68-73. |
[13] |
王 卫,张佳敏,赵志平,张 锐,白 婷,张 崟. 川菜肉类菜肴工业化及其关键技术[J]. 肉类研究, 2020, 34(5): 98-103. |
[14] |
祝超智,温耀涵,原晓喻,赵改名,郭世良,赵光辉,徐俊涛. 可食性抑菌膜在酱卤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0, 34(12): 81-86. |
[15] |
李丹丹,郑 丽,刘雨晗,韩庆秋,王 震,周 欣. 猪肉生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0, 34(11): 98-10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