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减少和取代亚硝酸盐作午餐肉发色剂的研究 |
蔡健;胡扬; |
江苏淮阴工业专科学校;江苏淮阴工业专科学校; |
|
|
摘要 <正>自从1954年Barnes和Magee[1]发现亚硝胺二甲基的致癌性以来,目前已对三百多种亚硝基化合物在实验室进行了动物试验,并证实90%以上可以产生癌症[2],致癌对象包括灵长类动物在内的许多水生或陆生动物,致癌部位涉及肝、食管、肺、胃、肾等所有主要器管,而且能通过胎盘对动物后代诱发肿瘤式畸形[3].实验表明,在通
|
|
关键词 :
灵长类动物,
陆生动物,
诱发肿瘤,
发色剂,
致癌性,
亚硝基化合物,
焦磷酸钠,
Barnes,
配方试验,
脂肪氧化
|
收稿日期: 2018-01-30
|
[1] |
葛迎港,崔柯鑫,陈 慧,刘 楠,孙 永,席 瑞,王大军,周德庆,孙国辉. 3 种抗氧化剂处理对干制鲅鱼脂肪氧化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3, 37(4): 21-28. |
[2] |
张钰嘉,万杨卓群,石尚轩,周圣岚,郭金鑫,朱 杰. 磷酸盐-大豆分离蛋白联合处理对草鱼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化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2, 36(2): 21-26. |
[3] |
王 钰,倪继龙,李敏杰,张思宇,董凯璇,沈春蕾,张 宾,水珊珊. 鲐鱼低温冻藏过程中脂肪氧化特性[J]. 肉类研究, 2021, 35(6): 63-68. |
[4] |
郭丹郡,贺文杰,胥 伟,王宏勋,吴彬彬,易 阳,候温甫. 八角中莽草酸对卤鸭腿风味品质影响[J]. 肉类研究, 2021, 35(4): 44-50. |
[5] |
姜 皓,陈援援,杨 璐,徐文怡,杨 华,马俪珍. 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对西式培根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0, 34(7): 33-39. |
[6] |
江黎雯,薛超轶,何志勇,王召君,秦 昉,陈 洁,徐正华,曾茂茂. 肉制品中3类有害物质的来源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0, 34(4): 77-87. |
[7] |
黄晶晶,鄢 嫣,张福生,周迎芹,殷俊峰,江 舰,谢宁宁. 安徽品种猪肉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J]. 肉类研究, 2020, 34(4): 58-63. |
[8] |
胡高峰,汪 永,孙苏月,邢 巍,陈从贵,蔡克周. 熟化方式对酱卤风味牛肉品质及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0, 34(3): 14-19. |
[9] |
李? 颖,李保玲,董新玲,马文慧,曹云刚. 石榴皮提取物对生猪肉饼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0, 34(1): 45-50. |
[10] |
玛合巴勒·库望努西,邓梦琦,陈志奇,冯 雨,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水浴加热对牛半腱肌冷藏形成彩虹色斑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9, 33(9): 36-41. |
[11] |
贾 娜,孙 嘉,王乐田,张风雪,刘登勇. 没食子酸对猪肉糜脂肪和蛋白氧化的抑制作用及对肉糜品质特性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9, 33(3): 1-6. |
[12] |
刘 梦,史智佳,杨 震. 不同热加工温度对牛肉干脂肪酸及脂肪氧化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9, 33(2): 1-6. |
[13] |
曹云刚,李 颖,李春强,赵倩倩,朱振宝,李保玲,秦雪翠. 石榴皮提取物对猪肉饼冷藏过程中脂肪氧化稳定性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8, 32(12): 14-18. |
[14] |
李梦琪,孙思远,刘 敏,陈瑞霞,相 悦,徐世明,孙承锋. 加热温度和时间对真空低温烹饪鸡胸肉脂肪与蛋白质氧化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8, 32(10): 6-11. |
[15] |
吴 佳,何 翠,张 艳,夏杨毅. 品种和部位对川味腊肉脂肪氧化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7, 31(7): 11-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