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抗坏血酸、烟酸和pH对香肠发色和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靳烨; |
内蒙古农牧学院食品系; |
|
|
摘要 通过在香肠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抗坏血酸、烟酯和调节pH值,研究肉块发色和香肠色素贮藏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抗坏血酸的添加能加快发色速度,提高发色效果(P<0.05)。添加量超过800mg/kg时效果不再明显(P>0.05),但对色素的保持,大剂量(1000mg/kg)效果明显。烟酸具有一定的助色效果,但单独使用效果不理想,和500mg/kg以上的抗坏血酸一起使用作用显著(P<0.05),烟酸对香肠的色素稳定性无好的影响(P>0.05)。低的pH值可加速发色,缩短发色时间,但对色素的保持以及产品的质地有不良影响(P<0.01)。
|
|
关键词 :
抗坏血酸、烟酸、pH值、香肠、发色、色素稳定性。
|
收稿日期: 2018-01-30
|
|
[1] |
陈 明,袁 婷,涂 俏,叶慧兰,雷海悦,王佳昱,马安方,辛建增. 黑切牛肉贮藏过程中活性氧相对含量变化及其与肉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J]. 肉类研究, 2023, 37(5): 11-17. |
[2] |
蒙志明,刘 莹,席越阳,朱迎春. 藜麦蛋白对低钠盐体系中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3, 37(5): 31-38. |
[3] |
左 瑶,朱联旭,路宏朝,任宏强,王 令,王珊珊,吴国飞,张 涛. 镇巴腊肉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变化[J]. 肉类研究, 2023, 37(5): 1-10. |
[4] |
薛宝玲,宋晓彬. 不同月龄和部位乌珠穆沁羊AMPK活性与肉品质的关系[J]. 肉类研究, 2023, 37(5): 18-23. |
[5] |
罗 琦,陈 俊,周 宇,崔 萃,谢婷婷,顾千辉,陈从贵. 添加赖氨酸的猪肉脯在不同干燥温度下的质构稳定性[J]. 肉类研究, 2023, 37(5): 24-30. |
[6] |
包玉龙,张雅琦,徐万军,闫 丹,高瑞昌. 肉品中彩虹色斑产生机理及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3, 37(5): 66-71. |
[7] |
陈紫婷,陈梦婷,孙智达. 芬顿反应诱导的肉类蛋白质氧化及干预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3, 37(5): 72-80. |
[8] |
康 帅,任晓镤,彭增起. 羊肉的产地溯源和鉴别技术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3, 37(4): 48-53. |
[9] |
李晓敏,王 晴,黎 琪,索朗扎西,李国伟,张岂凡,张晓琳,檀馨悦. 淘汰藏鸡基本营养及挥发性成分分析[J]. 肉类研究, 2023, 37(4): 1-6. |
[10] |
王 晶,王权锋,刘 黎,蒋晓梅,杨会国. 新疆和田地区10 个不同品种羊肉品质特性差异性分析[J]. 肉类研究, 2023, 37(4): 7-12. |
[11] |
邢 巍,刘贯勇,牛保坤,张 瑞,王瑞皓. 微生物对肉制品发酵的影响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3, 37(4): 61-68. |
[12] |
包玉龙,徐万军,贾世亮,张雅琦,高瑞昌. 肉类嫩度形成机理及嫩化调控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3, 37(4): 34-40. |
[13] |
葛迎港,崔柯鑫,陈 慧,刘 楠,孙 永,席 瑞,王大军,周德庆,孙国辉. 3 种抗氧化剂处理对干制鲅鱼脂肪氧化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3, 37(4): 21-28. |
[14] |
聂若彤,魏相茹,张德权,王振宇,刘 欢. 肉制品中蛋白质、脂质及其相互作用吸附挥发性风味物质机理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3, 37(4): 41-47. |
[15] |
胡燕燕,刘成江,李宇辉,卢士玲. 烤制羊肉加工工艺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3, 37(4): 54-6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