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斯特菌的污染现状及控制措施 |
田霞;李远钊;张培正 |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泰安,271018 |
|
Pollution Actuality and Manipulative Measures Aiming at Listeria Seeligeri |
Tian Xia;Li Yuanzhao;Zhang Peizheng |
|
摘要 李斯特氏菌为食品中的低温菌,因为能在低温下生长和繁殖,所以像冰淇淋、牛奶、生菜沙拉、冷鲜肉、生吃的果蔬、烟熏鱼、生鱼片等冷藏食品及不须再加热的即食食品,皆可能有李斯特氏菌的存在,如果不慎食入即会造成中毒事件.一般健康良好的人不易受李斯特氏菌感染,易感染的人群多为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及免疫力差的人(如慢性疾病患者、癌症患者及艾滋病患者等).为了有效的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氏菌,不仅仅控制终产品,而且要对整个加工过程进行监控,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
|
|
关键词 :
李斯特菌,
污染,
环境,
控制
|
|
|
[1] |
李泽坤,李林强,刘永峰. 肉类预制菜研究现状及其化学安全性的控制策略[J]. 肉类研究, 2022, 36(9): 58-64. |
[2] |
车明秀,王 琳,董新玲,泮秋立,刘 睿,孙嵛林,胡明燕. 肉制品中生物胺形成与控制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2, 36(8): 66-70. |
[3] |
史宇璇,臧明伍,邹 昊,赵 冰,徐晨晨,白 京,王 辉,吴嘉佳,乔晓玲. 肉牛屠宰过程中胴体表面及接触环境污染情况分析[J]. 肉类研究, 2022, 36(4): 7-13. |
[4] |
王 影,王 蕊,何鸿举,马汉军. 冰鲜鸡肉腐败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2, 36(11): 60-66. |
[5] |
邱秉慧,王海帆,秦乐蓉,王海滨,廖 鄂,彭利娟,陈季旺,邹圣碧. 小龙虾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1, 35(9): 43-50. |
[6] |
李翰卿,马俪珍,陈胜军,胡 晓,邓建朝,李春生. 鸢乌贼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1, 35(7): 55-59. |
[7] |
杨 超,于 涛,姜晓冰. 绿色魏斯氏菌发酵液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抑制及其在冷却猪肉保鲜中的应用[J]. 肉类研究, 2021, 35(4): 51-56. |
[8] |
陈乐乐,陈嘉澍,黄桂颖,冯卫华,沈畅华,陈俊文,曾晓房,陈海光,石金明,陈伟波. 感官分析在广式传统肉品研制与品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1, 35(12): 64-69. |
[9] |
李诗萌,喻倩倩,董展廷,孙 林,程 蓓,孙承锋. 肉类热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的形成与控制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1, 35(1): 92-97. |
[10] |
李文采,田寒友,邹 昊,白 京,王 辉,赵珺怡,罗瑞明,剧 柠,戚 彪,乔晓玲. 预冷环境及时间对滩羊胴体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0, 34(6): 91-95. |
[11] |
戴小芳,陈 琼,董华夏,向春燕,虞伟明,郦 娟. 叠氮溴化丙锭-羟基萘酚蓝-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畜禽肉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J]. 肉类研究, 2020, 34(5): 48-52. |
[12] |
江黎雯,薛超轶,何志勇,王召君,秦 昉,陈 洁,徐正华,曾茂茂. 肉制品中3类有害物质的来源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0, 34(4): 77-87. |
[13] |
马晓蕾,赵莉君,魏青英,朱瑶迪,赵改名,李苗云. 冷却速率对酱卤肉制品中产气荚膜梭菌芽孢萌发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0, 34(11): 9-13. |
[14] |
戴 莹,宋海勇,吴 曦,于春媛. 肉制品中生物胺的形成、检测和控制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0, 34(11): 89-97. |
[15] |
郭添荣,张 崟,叶 梅,柯 欢,张龙翼,肖全伟,吴治兴. 中国水产食品质量及安全控制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19, 33(5): 67-7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