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腊肉风味成分的分析 |
张纯;张智勇; |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
|
|
摘要 <正>腊肉是我国传统的风味肉制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具有易存放,食用方便,风味独特的特点,在我国,尤其在我国南方,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本文对腊肉的风味成分用GC/MS进行了分离分析,共鉴定出63种化合物,其中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4-丙基-愈创木酚等是具有特征烟熏风味的酚类化合物,构成了腊肉特征风味的主体.
|
|
关键词 :
腊肉,
风味,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收稿日期: 2018-01-30
|
[1] |
左 瑶,朱联旭,路宏朝,任宏强,王 令,王珊珊,吴国飞,张 涛. 镇巴腊肉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变化[J]. 肉类研究, 2023, 37(5): 1-10. |
[2] |
刘 慧,邢佳浩,范 敏,王梦松,潘 琳,魏超昆. 羊肉风味基料的工艺优化及风味分析[J]. 肉类研究, 2023, 37(5): 57-65. |
[3] |
杜 柳,邱文兴,刘栋银,熊光权,乔 宇,汪 兰,汪 超. 不同热加工方式熟化对克氏原螯虾理化性质和风味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3, 37(5): 49-56. |
[4] |
聂若彤,魏相茹,张德权,王振宇,刘 欢. 肉制品中蛋白质、脂质及其相互作用吸附挥发性风味物质机理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3, 37(4): 41-47. |
[5] |
胡燕燕,刘成江,李宇辉,卢士玲. 烤制羊肉加工工艺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3, 37(4): 54-60. |
[6] |
刘俊雅,施文正,朱学伸. 不同还原糖对鲢鱼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3, 37(2): 6-11. |
[7] |
陈 剑,王婉婉,李 欢,王飞飞,傅玲琳,董 科,贾临宇,王彦波. 多组学技术解析发酵水产食品风味形成机理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2, 36(9): 43-50. |
[8] |
刘 裕,徐佳美,李金玲,李鹏鹏,马晶晶,耿志明,王道营,徐为民. 磷脂酶A2对肉制品的影响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2, 36(8): 42-48. |
[9] |
杨 眉,安玥琦,任洋莹,熊善柏. 鱼浆种类对复合狮子头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2, 36(6): 29-35. |
[10] |
魏代巍,魏超昆,张惠玲.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肉味香精电子鼻响应值与感官评分之间的相关性[J]. 肉类研究, 2022, 36(5): 49-53. |
[11] |
崔 萃,谢婷婷,周 宇,张正敏,顾千辉,陈从贵. 祁门红茶对传统猪肉脯感官品质及风味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2, 36(5): 54-61. |
[12] |
宋玉申,李 聪,崔 萃,宗子兵,陈康文,顾千辉,徐宝才. 热杀菌条件对酱卤鸭脖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2, 36(4): 20-27. |
[13] |
孙 斌,崔 岩,盛万里,张军芳,唐 琳,王恩泽,王 英,李 强,李香子.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延边牛不同肌肉组织的挥发性风味物质[J]. 肉类研究, 2022, 36(4): 35-40. |
[14] |
哈斯额尔敦,敖长金,萨茹丽,曹琪娜,白 晨. 内蒙古地区不同养殖草食动物背最长肌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J]. 肉类研究, 2022, 36(4): 1-6. |
[15] |
马明娟,苏晓霞,檀馨悦,牛 羿,李如玉,卞 祺. 不同麻辣腊肠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J]. 肉类研究, 2022, 36(4): 28-3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