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鲜冻畜、禽肉中李斯特菌的分离和鉴定
刘爱平;陈淑敏;阎可庭;冯小明;王光华;小玖保弥太郎;
摘要 <正>八十年代以来,人类李斯特菌病(Li—sterinsis in humans)的流行呈现出上升趋势.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对人类的感染,不再仅限于高危人群(如孕妇、免疫不全症病人等),也包括健康人在内.李斯特菌病在北美的几次暴发流行,都是由于食用了被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例如元白菜沙拉(schle—ch等,1983)、巴氏消毒牛奶(Fleming等1985)、软乳酪(Bannister,1987)等.在
关键词 :
李斯特菌 ,
Listeria ,
巴氏消毒牛奶 ,
选择性培养基 ,
血清型分布 ,
可疑菌落 ,
畜禽肉 ,
Fleming ,
高危人群 ,
增菌
收稿日期: 2018-01-30
[1]
张亚丽,牛立沙,黄云霞,孟志娟,张 岩,范素芳,李 强. 畜禽肉中源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2, 36(2): 59-64.
[2]
何亮娜,马俊美,范力欣,李 强. 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畜禽肉及肉制品中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残留量 [J]. 肉类研究, 2021, 35(9): 27-32.
[3]
孔凡华,张淏惟,黄 华,崔 旸,贺 青,赵 玥,徐文英,杨春雪,木其尔,崔亚娟. 畜禽肉和鱼虾肉-40 ℃贮藏期间品质变化 [J]. 肉类研究, 2021, 35(7): 38-43.
[4]
杨 超,于 涛,姜晓冰. 绿色魏斯氏菌发酵液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抑制及其在冷却猪肉保鲜中的应用 [J]. 肉类研究, 2021, 35(4): 51-56.
[5]
戴小芳,陈 琼,董华夏,向春燕,虞伟明,郦 娟. 叠氮溴化丙锭-羟基萘酚蓝-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畜禽肉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J]. 肉类研究, 2020, 34(5): 48-52.
[6]
高晓月,范 维,陈淑敏,李莹莹,王守伟,郭文萍. 微生物显色法检测禽畜肉中混合抗生素残留 [J]. 肉类研究, 2019, 33(4): 36-41.
[7]
黄 坤,吴婉琴,罗 彤,付文雯,范小龙,马 弋,王会霞.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畜禽肉中11 种喹诺酮类兽药残留 [J]. 肉类研究, 2019, 33(3): 40-45.
[8]
王炳玲,田霁昕,项佳林,艾连峰. TurboFlow在线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畜禽肉中20 种(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量 [J]. 肉类研究, 2018, 32(5): 30-38.
[9]
唐廷廷,王利娜,林 华,陈明睿,王成程,谭学梅,韩国全. 生鲜畜禽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17, 31(7): 67-72.
[10]
张 曦.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畜禽肉中10 种微量元素 [J]. 肉类研究, 2014, 28(8): 15-18.
[11]
李岩;崔洪斌;刘红玉. 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CR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J]. 肉类研究, 2010, 24(2): 53-56.
[12]
孔保华;夏秀芳. 微生物源肉类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及检测技术 [J]. 肉类研究, 2009, 23(9): 47-51.
[13]
唐式校;舒明刚;张学芳. 病害肉的识别及整治措施 [J]. 肉类研究, 2007, 21(10): 51-52.
[14]
姜迪来;凌宗帅;王克刚;张志梅;孙芙蓉;王洪海;项海波;曾萍. SPA-ELISA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验的应用研究 [J]. 肉类研究, 2006, 20(6): 47-50.
[15]
吕荣仿;张胜. 系列风味海鲜肠的产品设计及工艺制作 [J]. 肉类研究, 2006, 20(5):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