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肉品中致癌物残留浅议 |
王卫;赵青; |
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成都610066;四川省成都市106信箱; |
|
|
摘要 <正>癌症是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疾病之一.长期以来,对导致人体正常细胞癌变的内外因素已被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已知与癌症关系最为密切的外因:如乙烯烟和煤烟烟雾、焦油、苯胺、黄曲霉素、抽烟等.在现代研究中,将各种导致人体正常细胞基因损害或突变(肿瘤化和癌变)的物质称之为“基因毒素”.以往,常常将饮食中的基因毒素归结于一些合成的食品添加和残留农药,近年的研究结果使得人们
|
|
关键词 :
人体正常细胞,
残留农药,
植物成分,
黄曲霉素,
免疫功能,
基因突变,
卫生检测,
亚硝基,
肉制品加工,
含量水平
|
收稿日期: 2018-01-30
|
[1] |
江黎雯,薛超轶,何志勇,王召君,秦 昉,陈 洁,徐正华,曾茂茂. 肉制品中3类有害物质的来源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0, 34(4): 77-87. |
[2] |
甄宗圆,陈 旭,万双菊,王童童,季君珂. 肉制品低钠盐工艺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0, 34(4): 100-106. |
[3] |
胡宏海;张泓. 无硝干腌肉制品中锌-原卟啉Ⅸ形成的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14, 28(5): 37-40. |
[4] |
程燕;姜无边;符绍辉. 正交试验优化猪血制备亚硝基血红蛋白[J]. 肉类研究, 2014, 28(3): 10-13. |
[5] |
刘燕. 营养学在肉制品加工领域的应用[J]. 肉类研究, 2009, 23(8): 11-15. |
[6] |
施春权;孔保华;张天琪;邢绍平. 亚硝基血红蛋白的组成与功能——兼与酪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作比较[J]. 肉类研究, 2008, 22(7): 30-34. |
[7] |
魏法山;徐幸莲;周光宏. 腌肉制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08, 22(3): 8-12. |
[8] |
浮吟梅;崔惠玲. 增稠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J]. 肉类研究, 2008, 22(10): 23-27. |
[9] |
刘国信. 大豆蛋白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J]. 肉类研究, 2007, 21(9): 28-29. |
[10] |
张泓. 日本肉制品加工的最新动向[J]. 肉类研究, 2007, 21(4): 45-49. |
[11] |
刘国信. 乳清蛋白在肉类加工中的新应用[J]. 肉类研究, 2007, 21(3): 7-7. |
[12] |
刘树立;王春艳;王华. 酶制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进展[J]. 肉类研究, 2007, 21(1): 35-37. |
[13] |
侯志山. 从熟肉制品的市场走势,看肉制品香精的发展方向[J]. 肉类研究, 2006, 20(3): 13-16. |
[14] |
Chris Harris;韩俊娟. 如何防止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J]. 肉类研究, 2006, 20(2): 15-17. |
[15] |
王丽格. 熟肉制品的加工[J]. 肉类研究, 2006, 20(11): 10-1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