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嫩化技术研究进展
李立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6
Meat Tenderizing Technology
LI Li
Southwest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China
摘要 近年来,肉类嫩化技术一直是肉品学科中的热点之一.了解肉的嫩化机理可以更好地加速肉嫩化的过程.本文主要对肉类产品宰后嫩化技术的种类及影响肉类嫩度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
肉类嫩化 ,
方法 ,
宰后 ,
影响因素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meat tenderizing technology has been one of the hot subjects. To understand the meat tender mechanism to better accelerate the tender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type of post-mortem tender technology and the impact factors of meat tenderness are reviewed.
收稿日期: 2017-06-30
[1]
胡燕燕,刘成江,李宇辉,卢士玲. 烤制羊肉加工工艺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3, 37(4): 54-60.
[2]
车明秀,王 琳,董新玲,泮秋立,刘 睿,孙嵛林,胡明燕. 肉制品中生物胺形成与控制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2, 36(8): 66-70.
[3]
刘 裕,徐佳美,李金玲,李鹏鹏,马晶晶,耿志明,王道营,徐为民. 磷脂酶A2对肉制品的影响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2, 36(8): 42-48.
[4]
芮李彤,李海静,张婷婷,郭 琦,李子豪,夏秀芳. 食盐对肉制品品质形成的作用及减盐技术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2, 36(7): 61-68.
[5]
李加慧,狄雨晗,王文琪,廖博群,张雅玮. 基于宰后蛋白质磷酸化研究L-组氨酸和L-赖氨酸对鸡胸肉加工特性的影响 [J]. 肉类研究, 2022, 36(7): 20-26.
[6]
赵思琪,张 浪,刘 骞,陈 倩,孔保华. 天然抗菌剂纳米乳液的制备、抑菌机理及在肉类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2, 36(4): 48-56.
[7]
刁小琴,王 莹,贾瑞鑫,孙薇婷,刘登勇,关海宁. 动物性脂肪对肉品风味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2, 36(3): 45-51.
[8]
吕经秀,张新笑,李蛟龙,孙 冲,张牧焓,李鹏鹏,王道营,徐为民. 热处理对肉品脂质氧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2, 36(2): 53-58.
[9]
段宁馨,邹玉婷,古飞燕,刘功良,赵晓娟. 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2, 36(1): 56-62.
[10]
吴 明,黄晓红,杨 勇,高梦祥. 肉类低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1, 35(5): 60-69.
[11]
郜 娜,葛 玲,薛洋洋,韩青莉,马 飞. 线粒体介导高铁肌红蛋白还原活性与肉色变化关联性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1, 35(3): 60-65.
[12]
魏秋红,李艳秋,韩文凤,王 涛,郭志芳. 烧鸡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的影响因素及抑制措施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1, 35(2): 56-61.
[13]
彭 玲,尤 娟,熊光权,汪 兰,吴文锦,张童昊,黄琪琳,杜红英,尹 涛. 物流运输对鱼类肌肉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1, 35(12): 54-63.
[14]
李诗萌,喻倩倩,董展廷,孙 林,程 蓓,孙承锋. 肉类热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的形成与控制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1, 35(1): 92-97.
[15]
关海宁,徐筱君,孙薇婷,刘登勇,刁小琴. 肉汤中特征风味体系的形成机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J]. 肉类研究, 2021, 35(1): 66-73.